受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委托,中国工业报社7月27日在京组织召开了《大国重器》(第二季)企业座谈会。工信部装备工业司重大技术装备处处长王瑞华、中央电视台《大国重器》(第二季)总导演王立平、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中国工业报社及《装备制造》杂志领导出席会议。海尔集团海尔众创汇、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利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与座谈,结合智能制造、“制造业+互联网”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介绍了企业各自的“精彩”之处。中国工业报社社长刘红儒主持了会议。
突出反映智能制造
王瑞华介绍了《大国重器》的拍摄背景,提出《大国重器》第二季的拍摄总体上要把握三点。首先,要聚焦“器”,它与dy季是一脉相承的,既要承上启下,又要有创新、有新亮点。第二季的拍摄是在我国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开启的。在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转变过程中,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第二季在展现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成就的同时,要突出反映好形成我国制造业新动能、新优势的智能制造。
第二是聚焦“链”。过去,我们的成套装备做出来后,部分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例如芯片)无法实现自主,很大程度要依赖进口。这是制造业要下大力气解决的发展瓶颈问题,因此,要注重体现全产业链条的做大做强。这也是“重器”的独门秘器。
第三是聚焦“人”。无论是什么主题,最终都要通过人来体现,要通过第二季的拍摄,提炼中国特色的制造业人文文化,体现文化的传承,并将其延伸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
讲好中国制造故事
王瑞华说,《大国重器》播出之后社会反响非常大,不仅受到中央领导高度重视,而且对企业开拓市场、特别是拓展国际市场起到了重要助推作用。她要求,在第二季的拍摄中,行业主管部门要组织企业讲好故事,企业要尽可能用通俗易懂语言来讲出自己的精彩故事。
《大国重器》是一部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热播后,引发了全社会对装备制造业的高度关注。屈贤明表示,与《大国重器》相比,第二季的拍摄是在《中国制造2025》已出台、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已经起步的背景下开启的。《大国重器》拍得很成功,希望第二季更加出彩。
王立平透露,中央电视台近日已对《大国重器》第二季进行重点立项,预计拍摄6集,每集50分钟。在形式上,要从讲故事入手,讲中国制造业的故事。在内容上,既要传承dy季的精髓,同时要在此基础上有延展,充分挖掘和体现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条上能够称之为“器”的东西。
会上,领导、专家与企业代表就企业的发展亮点、特色及可供拍摄的视角、企业精彩故事的挖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