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连降三月 钢企扩张冲动减弱
发布时间:2014-7-8 阅读:1350次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464亿元,同比下降12.8%,比1~4月降幅加大6.1个百分点。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连续三个月下降。
然而,前段时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投资数据却在业界掀起不小涟漪:一季度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金属冶炼压延及加工业合计投资893亿元,其中民营资本投资716亿元,增长6.65%,占到全部投资的80%左右。
在国家严控钢铁产能扩张的背景下,700多亿元的民间投资究竟去哪儿了,是否会进一步加剧钢铁产能过剩?对于这一疑问,全国工商联中小冶金企业商会常务副秘书长王连忠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893亿元对应的是数千家钢铁生产和铁合金、铸造等相关企业的投资总额,而不是与钢铁产能相关的主要钢铁生产企业的投资额。根据冶金商会的摸底调查,今年一季度全国钢铁生产企业真正用于增加钢铁产能的项目只有6个,投资额约17亿元。
广义与狭义之分
“民营钢铁企业不会把资金投向没有效益的项目,在当前整个钢铁行业普遍‘过冬’的背景下,不论国企还是民企,投资钢铁产能的欲望已经基本不存在,目前发生的投资大都是不关乎产能增长的。”王连忠说。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金属冶炼压延及加工业合计投资893亿元,同比下降3.34%。其中民营资本投资716亿元,增长6.65%。全国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矿山投资)183亿元,增长17.1%,其中民营资本153亿元,增长25.3%;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和加工业投资710亿元,增长-7.5%,其中民营资本563亿元,增长2.5%。
王连忠表示,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和加工业是钢铁生产企业和相关产业,包括铁合金、铸造和大量的钢材深加工企业,统计户数包括几千家,而与钢铁产能相关的主要钢铁生产企业只有550家左右。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和加工业和通常所说的钢铁行业的内涵和外延都存在很大差别,前者是广义的钢铁行业,后者是指狭义的钢铁行业。
“这550家主要钢铁生产企业是指规模以上、产能合理的那部分企业,例如普钢企业粗钢年产量100万吨以上,特钢企业年产量30万吨以上等。”王连忠说。
通常情况下,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直接统计的88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占全国钢产量84%左右)被看作狭义的钢铁行业。以2013年为例,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广义钢铁行业实现利润1200多亿元。根据冶金商会的摸底调查,在1200多亿元的利润中,钢铁生产企业的利润为317亿元,其中88家重点大中型企业利润228亿元,88家以外的中小民营钢铁企业利润89亿元,铸造业利润不到100亿元,铁合金几乎为零;剩下的近800亿元为几千家钢材深加工企业和地条钢等小企业实现的利润。
与之相对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钢铁投资的主体,是指几千家钢铁生产企业和其他相关企业,属于广义钢铁行业的概念。如果因此得出“民资加剧钢铁产能过剩”的论断便是犯了逻辑错误,是一种主观臆断。
“从社会层面来看,人们普遍认为民营企业生产不够规范、管理比较落后,不太听从‘指挥’。”王连忠直言,很多时候,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长此以往容易造成误解和社会不公正,并引发信贷、财税等政策层面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钢企投资欲望减弱
冶金商会对与产能相关的全国钢铁生产企业今年新上和2013年开工结转到2014年的冶金工程项目(覆盖烧结、焦化、原料、炼铁、炼钢、轧钢、节能环保、技改等钢铁生产全流程)的摸底分析显示,2013年新开工建设(少数为2012年结转)和2014年新开工的冶金工程总投资为960多亿元,今年一季度钢铁生产企业冶金工程投资额为165亿元,其中国企83亿元,民企82亿元,各占一半。
其中,在165亿元投资中,真正属于增加钢铁产能的项目6个,投资额约17亿元;其他148亿元投资项目则分布在烧结、焦化等16个大类中,它们与增加钢铁产能没有直接关系。并且,其中的精炼、预处理、环保、连铸、工艺技术改造等项目,都属于国家鼓励的范畴。
实际上,在一季度893亿元的钢铁总投资中,减去上述冶金工程投资165亿元和矿山投资183亿元后,剩下的540多亿元来自钢材深加工企业、铸造企业、铁合金企业和地条钢等小企业的投资,其中钢材深加工企业投资占据大多数。而钢材深加工包括部分钢结构产业是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的主渠道,属于国家鼓励的范围。目前,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天津、陕西、山东、四川等省市的平均“材钢比”达到1.5:1以上,其中广东、浙江、天津、福建四省高达2.3∶1。据冶金商会调查,钢材深加工企业吨钢利润远高于钢铁生产企业,而这些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
“民营钢铁企业不会把资金投向没有效益的项目,按照民营资本逐利的本性,对于没有利润的投资,唯恐避之不及,更不用说主动投资了。”王连忠表示,在当前整个钢铁行业普遍“过冬”的背景下,不论国企还是民企,投资钢铁产能的欲望应该已经基本不存在,目前发生的投资主要是原有投资项目的延续,以及加强内部管理、对工艺装备的技术改造和节能环保投资,这些投资都是不关乎产能增长的。
如果从2011年算起,钢铁行业已经过了三个冬天,今年开始进入“寒冬”,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仍将处于低迷期。在国家层面三令五申严禁新建钢铁产能项目,银行严格控制钢铁企业信贷,并进一步提高利率的情况下,无论国企还是民企的融资环境已经十分艰难。去年下半年以来,已有一批民营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停产甚至出局。这从钢产量的增长变化中可以明显看出:去年国有企业产钢增长8.9%,而民企增长7.2%;今年一季度国企增长近3%,而民企增长2.1%,其中88家重点企业以外的中小民营企业产能增速为-1.7%。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钢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年减少。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8年黑色冶炼压延及加工(矿山除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高达23.8%,2010年下降到12%,2011年为18.6%;2012年已经大幅降至2.7%,2013年为4%,2014年一季度则出现了7.5%的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