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试验性应用航次科考任务圆满收官
发布时间:2013-9-17 阅读:1337次
当地时间9月9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北太平洋中国大洋协会富钴结壳勘探合同区采杞海山区南侧,开展了试验性应用航次最后一次下潜作业,首次取得藤壶样品,这也标志着“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3个航段的科考任务全部顺利完成。
领先下潜深度2418米,拍摄到多种高清海底生物
“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最后一潜在海底工作6个多小时,航行距离约3公里,深度变化为600米,领先下潜深度2418米。下潜人员为潜航员唐嘉陵、中科院声学研究所杨波和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的工程技术人员李宝钢。
“蛟龙”号在海底进行了近底观察,航行拍摄到多种高清海底生物和海底地质视像资料,采集了8升近底水样、6块富钴结壳,1种2个冷水珊瑚片段、3种3个海绵片段、1个7腕海星、1种3个海百合,并在该海区首次采集到1种2个藤壶。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海洋生物学家王春生介绍说,通过本次下潜发现,采杞海山2100米以浅海绵种类多、丰度高,说明海山的不同侧面生物种类组成明显不同。
“采薇、采杞海山都属于我国富钴结壳矿区,它们的命名源自《诗经》。”“向阳红09”船长陈存本告诉记者。
过去一周,“蛟龙”号已在采薇海山山麓、山坡和山顶下潜4次。科考队员8日还在采薇海山进行了本航次最后一次常规调查,用箱式取样获取钴结壳3.5公斤和沉积物等样品。
据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刘峰介绍,第三航段共下潜了5次,圆满完成了全部3个航段的任务。通过整个航次的下潜,潜水器不仅能确保无故障下潜,还实现了无故障回收,设备状态稳定、队员状态良好。
自6月10日从中国江阴起航以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陆续完成了在中国南海、位于东北太平洋的中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的科考任务,随后在西北太平洋进行第三航段任务。
采杞海山之潜是第三航段最后一潜,也是整个“蛟龙”号2013年试验性应用航次的收官之作。
三个航段共下潜21次,科考成果丰硕
刘峰用“安全、圆满”来形容试验性应用航次的整个科考工作。
他表示,通过三个航段的科考工作,“蛟龙”号共下潜21次,取得了丰硕的科考成果,既为我国深海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视像、样品资料,也为世界认识海洋、研究海洋做出很大贡献。研发人员对“蛟龙”号应用自如,使用单位技术人员也在逐步掌握和提高应用能力,这些都说明“蛟龙”号和这支队伍初步具备了科学应用的条件,为其真正转入常规化业务运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刘峰介绍说,发展深海装备,开展深海研究,不是只靠一个国家、一个单位和个人力量就能达到的,需要全世界携手合作。“蛟龙”号取得的成果,不仅为中国科学家认识海洋提供了帮助,而且也通过国际海底管理局向全世界开放。
刘峰表示,“蛟龙”号以后不会闲置,而是要广泛应用,为全人类和平认识、开发和保护海洋做贡献。
“未来我们计划邀请其他国家海洋科研人员上船,共同下潜开展海洋合作研究。”刘峰说。
“蛟龙”号回收后,“向阳红09”船立刻返航江苏江阴码头,预计9月16日夜或17日晨抵达长江口。